首页 > 亲子秘籍 > 育儿宝典 > 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

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

来源:时尚咖    阅读: 3.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了解孩子在某个年龄阶段的特点,能够减少教育过程中的盲目性,让教育变得更轻松。 那么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1

(1)0—1岁是长骨髓的,我们一说这个人骨子里面的东西,其实比骨头长得更早的是0—1岁这个关键阶段,这个关键阶段最重要的教育是母亲的陪伴,如果这个年龄段母亲的陪伴缺失,孩子7岁以后会表现出明显的行为能力上的不足。

(2)1—3岁是孩子人格和心理结构形成的时期,心理学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商定为100%,那么有50%是在3岁之前发生。一个孩子出生后头3年的经历对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

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灵深处。

(3)3—7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长神经系统。孩子长大以后他的兴趣发展的广度,以及对外界反应的灵敏度和兴奋度,是由3—7岁之间家长给的自由度的大小及家长对他生活空间的丰富程度决定的。

孩子过了7岁的家长,可以反思在这之前我们欠孩子的东西,以便我们帮助孩子的时候进行补救。

(4)第四个阶段是学龄前,童年期,然后是少年期,青年初期,这些认知很简单,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下面这一段话。

孩子关键年龄段每一步的发展是以前一步的发展作为基础的,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要求我们家长要调整状态去回应孩子。

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2

1~2个月宝宝。宝宝能够表现出高兴和不高兴,不高兴时会大哭,如果逗他,身体会有反应,比如挥动双手,双脚,微笑等。

3个月宝宝。宝宝能抬头,喜欢抓东西,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哦”“嗳”等声音,会长声尖叫。

4个月宝宝。宝宝手能抓住东西,头能随意转动,能明显表现出喜怒的情感,并且能放声大笑。

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 第2张

5个月宝宝。宝宝趴着能用胳膊支撑起上身,手能拿东西,但不会扔东西。表情丰富,能明确表现出喜欢和不喜欢的情感。

6个月宝宝。宝宝睡觉时能自己翻身,手能抓取和摇晃东西。可以保持坐的姿势,并开始会认人,遇到陌生人可能会表现出害怕。

7~8月宝宝。宝宝喜欢模仿,抢他手里的东西会哭闹,有一定的记忆力,能记住简单的动作,不过很快就会忘记。

9~10月宝宝。宝宝可以灵活爬行,左右两只手可以互相传递物品,能拍打桌面,叫他名字时会抬头作出反应。

11~12月宝宝。宝宝能学会叫“爸爸”、“妈妈”等简单语言,喜欢拿笔乱画,爱乱扔东西,有东西扶着能走路。

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3

(一)依附期(0-18个月)

在这一时期,孩子完全依附父母,离开父母他将无法生存。

父母不断地、适时地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如:尽力令年幼的孩子感到饱足、干爽、舒适、安全。

同时,父母也应不断、适时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如:父母应经常以柔和平缓的语气与孩子说话,经常对其报以微笑、理解的回应,令孩子感受到自己处于安全与关爱之中。 对依附期的婴幼儿,经常拥抱和抚摸肌肤,无论对其生理成长或心理成长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种直接的肢体接触,是维系婴幼儿与母体的连接、传递关爱最有效的手段。依附期良好的亲子交流,是奠定孩子在未来世界中具有安全感的基础。

(二)探索期(18个月-3岁)

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好奇地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孩子心灵方面的唯一渴望,仍是与父母在一起,只要父母在孩子面前,孩子就感到安全,他(她)便会左右走动,大胆探索周围的一切。

探索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支持与鼓励,需要父母支持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行为。孩子需要父母观看与肯定他们所从事的一切探索,父母对他(她)所做出的努力,应以面部表情、声音及各种动作,给孩子以温暖的回应。

在这一时期里,孩子口中的“为什么”非常重要。当孩子提问题时,父母不可忽略不答或随便打断,这意味着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搜集信息、展开学习。

对于这个身体、智力尚发育不全,同时探索欲望又极强的小生命,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父母仍要留在他们的身边,为了保护孩子免遭身体方面的伤害,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父母应在此阶段考虑周全。

小孩子每个阶段的特点 第3张

(三)认同期(3岁-4岁)

在这一时期,经历前面两个阶段之后,孩子已经熟悉并习惯了父母和周围的环境,这时,孩子便开始寻找自我,寻求自我认同。

在前面两个发展阶段他头脑中的主要问题是:“你是谁”和“这是什么?”。 而这一阶段中的问题则是:“我是谁?”孩子逐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经过不断体验,学会一套自我表达方式。

这时,父母对孩子的表现,不应该横加否定或不予理会,父母应该成为一个热心的观众与听众,与孩子积极互动。

同时,父母也应该在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以浅显适宜的方式,与孩子分享一些基本的价值观。让孩子既有机会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又能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我,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充分的自我创造空间。

(四)竞争期(4岁-7岁)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新体验的需求和责任感的需求,逐渐开始显现。 他开始蓄势待发,准备测试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力,验证个人的能力,他会尽情品尝新体验的乐趣,勇于体验任何新事物,敢于冒险与竞争。

这时正是孩子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开始正式学习的年龄。孩子会设法找到自己在孩子群体中的地位,对验证自己的能力深感兴趣,他从此进入了竞争与比较的世界。 孩子与父母间融洽而亲密的关系,是令他放心大胆测试个人极限的心理基础。

在这一时期,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热心鼓励与协助,随时满足其心理需求,充分支持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与竞争意识,适时回应与认可孩子的自我表现。

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新体验应予以嘉许,对孩子的任何努力应予以赞赏,对孩子的任何成就应予以肯定。

当孩子受到暂时的挫折时,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觉到绝对的心理安全,以鼓励孩子再次探索,提高再次体验的勇气。

(五)关心期(7岁-12岁)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已经逐渐丰富起来,在原有家庭关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同学、老师、邻居等各式各样的关系,他们的绝大部分行为表现和成长经历,都在父母的眼界之外发生。

在此之前,孩子一直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属于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而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在外在世界,发展自己的社交关系,在小朋友的世界里,重新定位自己。

这一时期孩子对社会的认识焦点,是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他在家里,通常是以父母的呵护为主,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认识到,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因此,孩子开始在乎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在乎自己是否被其他小朋友接纳和喜爱,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孩子基于强烈的友谊需求,逐渐培养出关怀他人的能力。

在这一时期中,父母应鼓励孩子与朋友相处,甚至邀请孩子的朋友加入自己的家庭活动,孩子有渴望同伴认同的需求,父母应协助孩子满足这一需求。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健康发展,将奠定他以后关怀他人的基础。

(六)亲密期(12岁-18岁)

这个时期是成人期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孩子的生理方面,尤其是性能力逐渐成熟,孩子开始渴望浪漫的伴侣关系。异性的吸引力是他(她)关注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期待与同性朋友发展亲密的友谊。孩子会在各种充满人际关系的世界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时孩子开始关怀周围的人和事,会对报刊上所读到的信息高谈阔论,同时,编织着自己五彩缤纷的梦想。

对于父母与社会的教导,孩子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而对同龄伙伴的行为,孩子往往会容易顺应。这是这一时期孩子的典型特征。

这时候,培养孩子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思想交流的能力,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因此,父母与孩子间要坦诚相处,彼此分享内心真实感受,孩子自然会体验并学习到如何创造亲密关系。

这一时期,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对于孩子的青春期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主动给予正面指导。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关注孩子可能受到的外来不良影响。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