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快报 > 开心乐园 > 小学读书随笔15篇

小学读书随笔15篇

来源:时尚咖    阅读: 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读书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读书随笔15篇

小学读书随笔1

一天,看到张鑫同学在读《爱的教育》。我也一直想读这本书,便对张鑫说:“等你看完《爱的教育》,借我读读行吗?”也许她没有想到老师会向她借书,先是一愣,接着连声说好。过了几天,她把书交给我,颇为神秘地说:“等你读完了,我们可以交流交流吗?”我自然一口气答应。

几天后的课间操,我和张鑫交流了读书体会。当时,好几个同学围在周围,大概是出于好奇吧:老师会和同学交流读书心得?

而后,让我更惊喜的事情发生了。一天,王康旭拿着一本崭新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兴致勃勃地说:“老师,这本书我读完了,借给你看吧。”王康旭是属于坐不住的那一类学生,平时连阅读课都上不好,今天这是怎么了?我收下他的书,他也故作神秘地说:“老师,你知道吗?现在同学们都在偷偷地读书,都想读完了借给你,看谁借给你的多。”多可爱的孩子,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此后,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借书给我看。

班级里的读书氛围就这样被不经意地营造了出来。我欣喜若狂,及时调控,把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引导到中外名著上。早读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起背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我相信读它们会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刻下传统文化的烙印。孩子们说有的读不懂,我说长大了自然会懂;孩子们问我考试考不考,我说不考,考试是为了更好地读书,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孩子们问我懂不懂,我老老实实地承认有的懂,有的不懂。

为了提高读书质量,我和孩子们共同商定了每月必读书目,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没有刻意求新的教学模式,没有花样迭出的教学设计,一本书,一次交流,我和孩子们一起漫步在书海中,其乐无穷。

今天是星期二了,我们班下午是作文课。上节课我们把第一个作文交上来了,我浏览了一番,虽然字数不是很多,但是基本没有跑题的,只是有的学生没有把该写详的详写,故而字数少,只有两百。对于字数,我倒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达到多少,我认为作文字数不是作文优劣的直接体现。有一位同年级的老师,他要求学生写到四百字,没有写到的重写。虽然他这样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讲,学生会多思考一些,多写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人人都写了很多,但不能说明作文写得好。我觉得单单在字数上定量,不能真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在网上和书上看到过不少作文批阅方法。这次,我试了一下学生互改。我以前总认为这种方法在我学这学生基础较差的偏远山区没有什么可操作性,试了以后我才发现,其实这种方法是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我班分了十三个小组,我把这个小组的作文分发给另一个小组,学生自己选一个同学的作文改。我让学生阅读同学的作文的同时,在发现有错的地方用铅笔改一改,然后在最后给打个分,并且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好还能写上点评语。这样可以了解批改者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还有发现错误的能力。我预先想,学生可能不会改错,只会凭印象打个分,刚刚实行同学互改(据了解这是他们第一次改同学的作文),能做到打个准确的分也算不错了。出乎意料的是有些学生不但会改错,还写上了一两句简短的评语。我想我是低估了学生了。

这时我也来了一丝灵感:利用这个机会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把学习过程记下来。 我想不能告诉学生要写成作文,因为学生提到作文就会产生恐惧,他们现在还没有“爱”上作文。

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强调诗文的诵读以及个性化情感的体验等,是阅读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 淡化段落教学,强调整体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课标中,让我们感受到:第一、新课程改革中没有把段落作为第二学段阅读教学整体理论发生变化的结果,是阅读教学理论改革的直接体现,打破了原来侧重词、句、段、篇的阅读教学顺序,不再把词、句、段、篇作为阅读能力发展的外在标准,阅读的初始阶段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恰恰是重点;第二、这样的要求意味着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或途径可能是多样的,不一定每篇课文都必须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在这个学段的阅读材料中,诗歌故事还占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诵读、表演、复述等活动也可以实现初步把握内容、体会情感的目标,为教师和学生灵活地尝试各种途径和手段创造机会;第三、降低要求,避免繁琐化,为学生能够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提出空间;第四,对于情节性强的文章,我们不能逐段学习,繁琐分析,肢解故事,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再读课文,感悟理解(边读边勾画,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或感受。最后指导朗读,能读出个人的理解或感受。)<三>总结归纳。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把原来侧重了解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等程序简化,不再被这样程序化的操作所牵制,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阅读文本。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够对课文有初步的把握和体会就可以了,应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拔高或要求太多。

二、重视复述,鼓励与他人交流。《语文课标》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这样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第一、从复述的对象来看,是有明确规定性和指导性的,即使具有一定情节的叙事性文学作品,而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求复述;

第二、在复述这样的作品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鼓励学生对作品人物发表看法、观点,并相互交流。为了实现这样的任务,阅读动力和阅读量是关键。根据这个学段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具有生动的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所以,这样的作品应该成为这个学段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这些作品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正因为复述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所以有时将其归入阅读教学,有时作为说话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综合特点的表现。从阅读教学来说。复述直接体现着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课文特点,采取不同的要求,将复述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三、落实语言积累,鼓励作读书笔记。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令人头痛,无论怎样指导,写出的作文总有些生硬、枯燥,文章主要表现在语言不够生动形象。主要原因是学生头脑中的好词、佳句有限,无法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所以中年级落实语言是提高学生说、写的有效手段。具体做法如下:

1、随文积累。很多课文很美。如:《走月亮》、《诗的材料》、《火烧云》等课文中蕴藏着很多优美、生动的词语。这类文章,教师就应该把语言的积累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熟读后,找出文中的好词佳句并摘抄在读书笔记上。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学生在练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语言储备”,这个教学过程正是学生“语言积累、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积累”的整合,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另外,可以利用课堂资源,变化形式让学生积累不同的语言,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语言活动中。如: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摘录语文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排比句,在规定的时间内分类写好规定的句数。

2、课外积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并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词句的好习惯。我采用了“阅读三步曲”:读—圈—抄,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词句或好的段落作好圈点,并摘抄下来。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讲习时自觉的吸取文章中有益的“语言营养”的习惯,提高作文水平。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小学读书随笔2

五月的寿光,适逢春末夏初之时,已让人感到夏的热烈。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活动在寿光世纪学校拉开了序幕。5月8日至11日,三天半的时间,我有幸听取全省各地选送的优质课32节,及7节说课,零距离地领略到了来自全省各地教育精英的风采,充分感受到了新课改春风下课堂教学。这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真是受益匪浅,感想颇多。见以下几点:

一、生本高效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在一节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减少了,个人表演作秀的成分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眼中、心中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老师们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强,课堂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图片。特别是适时、适当地补充了一些打动人心的解说,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语文情境,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文本。“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渗透在课堂的方方面面,三维目标的有效结合也给课堂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二、扎实教学,服务学生。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在本次听到的好评如潮的课中,无论是课文讲读,还是习作指导,教学目标都很明确,从文本的解读到教学目标的确立,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运用到教学氛围的营造,都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的,都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和素养而设计的,追求的是扎实有效的教学。少了很多形式上的表演,少了一些热闹跟浮躁,让人有自然而然的感觉。

三、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新颖。

这些课堂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教学方法的教授。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学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如《走进寓言,品读人物》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从寓言题目入手,读题目、品词句、悟形象、解疑问、知背景、抓联系、明寓意。这让学生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

总之,本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欣赏到别人精彩的同时,还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少讲精讲,当堂训练的模式。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的研究型教师。

小学读书随笔3

中华经典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而古诗词语言凝练,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对诗的内容的解读,可以通过语言完成,可是对诗的意境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通过几年的实验,我认为解读诗的意境的最佳途径就是诵读。一开始由于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对诗词的理解不够,把握不够,所以很难读出那种需要的效果,这时教师的示范性诵读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起引领作用的教育,学生在模仿中去体会、去品味诗的意境,去理解诗的内容、感情、风格。教师的范读无疑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当然也体现了教师的素养水平。教师如果要成功地范读,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要加强语言的修养。

加强语言修养就是要过语言关。我们都知道,使用普通话与不使用普通话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古诗词的诵读,不仅要普通话字正腔园,还需要平长仄短,读出韵味,更需要抑扬顿挫,读出意境,这就需要加强语言的修养,体现教师的语言魅力。

第二要加强知识的修养。

教师要博览群书,要博学,要了解作者、了解历史、了解风土人情,要理解与诗词相关的人物、事物,这样才能把握诗词的分寸,理解好诗词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真正和作者融为一体,真实再现作者所要传递给人们的信息,再现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去体会去品味,才对学生具有感染力。

第三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教师对文本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读古典文学及古诗,教师要对所讲的古诗文倒背如流。不朽的名著,教师如能有感情地面对全班学生背诵流畅,那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亲切的、自然的,比从讲解词句开始授课要强百倍,此时中华古典文学的艺术瑰宝在学生们心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第四要区别以下几个问题。

1、诵读不同于朗读,古诗词的诵读要通过读、诵、吟,去理解、去体会、去品味,语言的品味是古诗词教学的特色,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都需要通过语言的品味“品”出来的。

2、诗词诵读与语文教学两者并不相矛盾。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伟大民族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诗文诵读可以提高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更何况古诗词教学本身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3、诗词诵读不等于诗词教学。诗词教学是教给学生如何去读的方法,怎样去品味,诗词诵读可以不求甚解,不一定读懂,读透,粗枝大叶即可,注重的是量的积累。

4、诗词教学创新及教师的角色。诗词教学的创新既要基于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又要把握住古诗词的内容、语言特色,更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那种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取代古诗词的诵读、吟唱、语言品味、情感感悟,实际上是古诗词教学的误区。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局限,时空的距离,古诗词情感的感悟,既要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也要重视、强调教师的角色——引导者的作用,必须强调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影响学生的情感,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来指导学生的诗文诵读。

小学读书随笔4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与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与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与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与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小学读书随笔5

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届时世界各地都会为此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因此每年的四月,仿佛全世界都充满了浓浓的书香。中国有句俗语“春来正是读书时”,在这个绿芽萌发、百花吐蕊的季节,我们将迎来第20个“世界读书日”。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伴随我们一生,帮助我们成长,敦促我们奋进。在柳丝青青,百花吐蕊的四月天里,书香满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富足,更是展望前程时那一份自信和沉稳。“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改变人生的广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改变人生的终点”。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少年人,阅读书籍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人的心灵,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更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写作素材,开阔视野,优化文字运用能力;因此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经典名言,可见书籍对写作的重要意义。想成就高分作文的同学们,别再埋头苦想了,也许随便翻开的一本书已经带你走上了成功之路。

小学读书随笔6

童话,是人们不可拒绝的,童话,也是人们所盼望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世界像童话般的不可思议,像童话般的美好与幸福。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为《格林童话》,这本书是由雅可布,格林和他的弟弟威廉。格林兄弟合写的。

他们的故事素材来源于三种,第一种是巫术,神魔童话,如《石竹》、《白雪公主》、《熊皮人》等;第二则是动物以及动物与人的故事,如《小红帽》、《狼和七只小山羊》、《猫和老鼠交朋友》等;第三是常人童话就像中国的“民间故事”一样,《月亮》、《三兄弟》等都是这类作品。

他们写作的特点也有三点。首先,格林童话充满了浪漫诗意的想象。比如,月亮可以一小块一小块地被剪下来;一睡就是一百年;胖仆人能一口将大海的水喝干……。其次,这些童话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温馨。因为格林兄弟早年丧父,青年丧母,兄弟俩人相依为命,共同经受了人世间的忧患困苦,因而更加懂得人间的温情,如《三兄弟》……。最后,也是格林童话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赞美勇敢、机智的人物,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宣扬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灰姑娘》和《白雪公主》了。

故事大多围绕四个主题叙述的。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诚实守信;贪心贪婪;心地善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典型作品有《小红帽》,大灰狼虽然吃了小红帽和她的祖母,但被猎人剪开了肚子,最后死了,小红帽和她的祖母也得救了。诚实守信的代表作有《青蛙王子》,小公主虽然答应和青蛙成为朋友,可真正要她做,她却犹豫不决,不守信用。贪心贪婪的典型作品是《渔夫和他的妻子》,因为渔夫妻子无止境的贪婪,最后还是使自己一无所有。心地善良的代表作有《金鹅》,白发矮人只所以总是帮助小傻瓜,都是由于小傻瓜心地善良的缘故。

这些精彩的童话故事确实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格林兄弟能写出这么多,这么好脍炙人口,流芳白世的作品,真让人敬佩呀!

小学读书随笔7

近几天也想定一个读书计划,所以把书柜里的藏书都拿出来再读读看。

最先重阅的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之前看的时候,只记得书中情节对我的震撼挺大的,其实女主人公的偏执专情让人又疼爱又怜悯,而男主人公过于放浪的风流人生也让人看不惯,我还记得当时把书中故事给家人讲过一遍,可时间一久细节也就淡忘了。

所以这次,我想边读边记笔记,写写读后感,才重阅数页,我已深深体会到那句话:好书是可以看很多遍,精读,细续!

这一回,我不再是纠结于情节的发展,一日十行地阅读过去了。

细细地,我品味着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回。我甚至想,有些人学多国语言是有道理的,像这些外国著作,如果能看原著,肯定字里行间的表达也有所不同,毕竟译者也无法百分百全译出作者的意思。

我以前不觉得译者文笔的重要性,后来经过对比,才发现一个有文采的译者当真比那些只会直译文字的作者强太多了,买翻译的书还是要选好译者。

定了读书计划,希望自己能好好执行下去,加油!

小学读书随笔8

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伊所寓言这本书。

我知道了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体栽之一——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说明着某个道理或是给我们小读者的一些经验。

在阅读着本书之前,我已经对(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狼和小羊)非常熟悉了。在这许多小故事中,另我记忆深刻的是:旅行者和命运女神。内容是:一个旅行者很累,就在一个很深的井边睡着了,他里井口很近,就快要掉下去了。刚好命运女神经过,叫醒旅行者说到:”远离危险吧,如果你掉进了这口井,被责怪的就一定是我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习惯把一切坏事儿都推卸于别人。

在每个寓言中,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故事中非常广泛和灵活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无论是植物或动物,都在给我们浅显易懂的道理和教训。而这些道理和教训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我很喜欢这本伊索寓言。

小学读书随笔9

《幸福深处》简介:本书为宋丹丹情感自述。她回忆生命中绽放过的爱情,得失不过是随缘聚散;上天赐她最好的儿子,她一想起他心就化作一汪清水;她有一个温暖的家,丈夫给她相濡以沫的感情和深深的理解;她的演艺生涯几番起落,她梦想过“奥斯卡”却又对沧桑老人一往情深……

宋丹丹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初恋和婚姻,对亲情和友情的记述也在书中占据了相当的篇幅。她的父母、兄姐和孩子们都是最可爱的主角,甚至先生的前妻也是她的知心密友。他们的日子其乐融融,读来令人开怀而温暖。同时,她还为她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朋友——黄宏、赵本山、濮存昕——倾注了很多的笔墨和真情……

杂杂乱乱的,也就一个“真”字可形容完毕。

宋丹丹的文字流畅、诚恳,情节描绘细腻动人,人生感悟能够引发共鸣,有时让人会心一笑,有时也带人入戏感动异常。

前天就把宋丹丹的《幸福深处》看完了,感觉这位小品天才的文笔虽一般,但写得非常真实,不扭捏,我喜欢。随后,就把这本书推荐给同事们,看后都说:“好!”

记得刚听说宋丹丹出书时,我就想,白云大妈的《月子》终于出炉了!说实话,在看内容之前,我对书上的图片很感兴趣。

英达之所以说宋有“暴露癖”,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书里的内容太过真实,宋选择把她最失意、最尴尬的那段经历展现给大家,而不是隐瞒,我认为她是想告诉大家,所有的痛苦都成为过去,风雨之后终见彩虹,她现在过得很好,她挺过来了。

离婚十年,也是再婚十年后的今天,这本《幸福深处》是她生活的一个里程碑。她告诉所有的女人一个道理:在婚姻里,女人应该学会示弱。男人当然也喜欢精明能干的妻子,但当妻子包揽了家中一切时,男人就会觉得自己是个白痴,没有展现的机会。所以说要做个聪明的女人是很不容易的,她要知道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刚兴《百家讲坛》时,我看了《老子》那一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xx多年前,老子就告诫所有的女性要把自己变成一本书,让男人永远也看不懂,让他永远都有兴趣读你这本书,言外之意,婚姻的维持大部分还要靠女人。怪不得有人会说:做女人难啊!

看完《幸福深处》后,我越发的喜欢宋丹丹了。她是一个多情的女性,是个恋兄的傻妹,是个被淘气儿子气哭的眼泪妈妈,也是个被老公宠坏的幸福女人……她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读了她的故事,我依旧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如雾里观花,却看到风雨过后,太阳照在通往幸福深处的路上。我想:紧握在手里的幸福应该是简单而透明的,就象两只大雁,依偎在一起飞过天空,那么简单,那么快乐!学会珍惜,才是我最应该做的,也是我能够做到的,不是吗?

大家有时间的话,看看这本书吧,说不定会象我一样,有意外的收获!

小学读书随笔10

纪尧姆米索的《因为我爱你》。买这本书,也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因为我爱你,多么诚实。因为我也想这样毫不保留地对你说,那些许多想说的话。

书上说:在人们相爱的地方,是从没有黑夜的。我们没有相爱,只要我喜欢你,但我并不觉得有那些孤单落寞,我只觉得心里澎湃着一种感情,迫切地要找到出口。我知道还不是时候。我需要用很多时间来沉淀这份心情。我觉得命运并不会如何作弄我,如果此心能够此生如此,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即使是你。突然觉得命运这种说法多少有些自我安慰,明明是自己不能够在原来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却还要说是有缘无分。我不相信它——那种很伤心的命运。或许我是太乐观主义,可我就是这样快乐的。

悲伤的时候其实不多,写小说的时候不得不悲伤一些,以便融入那个世界,感受人物,写出有灵魂的故事。现实中,回忆都是快乐的,不快乐的都归于平静了。

你并不是我悲伤的源头,反而让我毫无理由地快乐,总是莫名地觉得心情好。看见你不快乐,情绪一定有些起伏,但觉得人生就是这样,时好时坏,那些快乐伤悲我们都是要经受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快乐的时候就快乐着,没什么大不了,以后我一定要来和你一起快乐。你孤独的时候就孤独着,没什么大不了的,孤独能够使人更清楚的看清自己,孤独与沉默近似,都是人生一场自我超越的考试,我希望你认识它,并通过它。孤独的背后一定有相守的,我觉得自己好笑,怪你为什么不能认识我,早点认识我,不就没那么多孤单的日子了吗?或许你也不在意,因为你不缺人陪伴,或许也是我自作多情,但是没试过,谁知道结果呢?我不会现在就放弃的,即使结果是失望,我也要去知晓结果才行。

现在才明白,喜欢一个人,真的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是自己的事,无关他人。

那种寂静喜欢,在纷繁尘世,是一份淡然的温暖,是对幸福的另一种诠释。

我的心此时宁静,也很热情,却不矛盾,因为这就是喜欢你的那种心情。

小学读书随笔11

全面推荐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作为有”世界通用语”之称的英语,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该书以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重点介绍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编者多年进行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从事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和研究的经验和体会。

书中指出,小学生学习外语具有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等特点和优越条件,对今后进一步学好英语,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放在其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单纯的语言知识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英语的一些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的教与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学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使小学生爱学,会学,主动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不是会讲英语的人就能教好英语。我们不仅要具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必须学习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歌谣,充满童趣,合辙压韵,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儿童的心理与口味。简笔画,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直观教学手段,它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用笔简练,形象简洁,应用简便。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并能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运用歌曲和音乐学习语言也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语歌曲的方法把儿童引入英语的广阔殿堂,无疑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发学习下去;提高学习效益;完善学习品质;充实文化知识等。我们可以从各类儿童英语教科书中选择一些旋律较熟,唱词简单适合的歌曲。当然还可以自己编歌。英语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使学生储存一些学好英语的潜在能量,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材施教,开发智力,拓宽视野,培养合作精神,但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时候要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兴趣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常见的活动形式有英语竞赛(小学生的表现欲和荣誉感都比较强,适当地在课外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英语晚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作用和独创精神,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艺术才能),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等。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具备与其他学科教师共性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同时要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几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的示范能力,综合教学技能等。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计塑造自己的形象。

小学读书随笔12

喜欢读书是我学生喜欢读书是我学生时代的一大“嗜好”,徜佯在书的世界里,真的让人有一种忘我的感觉。成家之后喜欢读的书由一些哲理书、励志书,转为一些家教之类的书,从家教一类的书中我知道了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因此我常常和儿子同读一本书,并和他交流一些他容易懂的感受,对于阅读的情有独钟也影响到我教学中,尽管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我经常提倡孩子们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

对于读书我觉的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读书的目的是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了这样的思想,便了有读书的动力。其次,围绕自己的专业发展去读书。如今我们特别强调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这样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须多方面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从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实质,这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前提。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自从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读书随笔13

拜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通俗易懂,浅入浅出,无高深的理论,只有朴实的做法,朴实的话语。令我印象最深的、对我有如此帮助的有以下几处:

一、 语文教学至简为上

1、韩老师的课堂备课简单,形式简单。一个简单的课件,惯用的听录音、朗读、认读屏幕上的词语、简单理解课文(不强求学生的“深刻理解”,学习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等形式。韩老师的绝招:学新东西谁不喜欢?第一遍听录音的教室里一片寂静,第二遍、第三遍时要求孩子们模仿着小声念,老师悠闲得很,有精力去注意他们,那些不张嘴、不看书的小家伙一偷懒就会被老师发现。

2、课外读物的教学,韩老师提的问题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简单,绝大部分学生能答出来,差点的学生想一想也能答出来;二是总领全文,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韩老师的备课一气呵成:读几遍课文,把生字词输到电脑上,印发给学生,再揣摩一下重难点。韩老师追求的就是简单,追求的就是自在。

二、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做法是淡化理解,强化朗读。

朗读可以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补充文字上的不足,古人就有三分文七分读的说法。学生听了这种生动又感情的朗读,可以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产生朗读的愿望。有了朗读的兴趣,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逐渐掌握规律,并把书面上的文字变成头脑中的形象,连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这些画面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自然提高了阅读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归类诵读”是学习语言的妙招

学以致用是对所学知识最好的复习,韩老师在让学生背诵《增广贤文》的同时,倡导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都要现学现卖,每有所学,力求马上运用,就像我们小时候用词造句那样。韩老师尽量不让学生过了夜,让所学知识沉没在记忆深处,时间长了便了无痕迹。

四、让课堂静下来

1、刚入学初学拼音时规定:老师手指黑板时学生念,老师手放下时学生停止出声;老师手持卡片时学生念,老师把卡片从胸前放低或藏身后时学生停止出声;老师伸出一个指头,示意学生只念一遍;老师两只手做暂停的姿势,学生要立即安静下来。

2、布置写字母的时间要在下课前10分钟,一旦让学生动笔,老师再讲或让学生再读学生们的心里就有了牵挂的事,他写不完是不会抬头的,而等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写完,需要很长时间,课堂纪律就没法控制了。不要频繁地更换教学内容,看书、看黑板、看屏幕的时间不要太短,学生从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组织教学。

小学读书随笔14

【摘 要】法国思想家罗梭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让人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何为“所教的内容”?笔者的理解即为教学内容。关于教学内容的重要地位,关于教学内容的重要地位,王荣生教授在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并提出了“好课”的9级标准。笔者在磨王教授之玉基础上,另辟蹊径,提出了“好课”的7级标准,并结合课例作具体地观课。

【关键词】教学内容 语文观课 王荣生 标准

一、引论──磨他山之玉

法国思想家罗梭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让人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何为“所教的内容”?笔者的理解即为教学内容。关于教学内容的重要地位,王荣生教授在其著作《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中,作了这样论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地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一举一腔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

据此,王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一堂语文“好课”的9级标准:(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诚然,在精彩纷呈的语文教学领域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形式主义,对于语文的根性似乎缺少一种终极的追问。殊不知,语文本姓语,脱离了“语”,再多的精彩都是花拳绣腿,徒劳无益。但是,细细回味王教授的这9级标准,笔者认为有三处存在不妥:

其一,第一级和第二级有重复,如果说老师在课堂上“教的是‘语文’的内容”,那么该教师定“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故此,笔者认为第一级可以去除。

其二,第四级和第五级相比,第五级更指向语文的根性。当教师所选用的语文教学内容与学术界的认识相一致时,这教学内容就不再是变态。谁能说遵循了学术界对各种文体的普遍认识,还会是变态呢?如果这样说,那学术界的认识就不正常,或者说教师对学术界的认识没有搞清。故此,本人认为第四级可以不要。

其三,第七级更指向于教学方法,而非教学内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用是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但课后学生到底学到多少,这就要看教师方法是否得当,而第七级的介入似乎有另类之感。

此外,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独立体,有着独有的教学个性,这也是决定一节课教学内容是否得以有效实施的主要标准之一。故而,笔者认为由教学内容观语文课是否有效,应具备七级标准(王教授提出的九级标准中的六级标准+教学内容与教师个性相融合)。

二、立论──辟个人蹊径

标准的意义在于衡量,七级标准的意义同样在于衡量一节语文课的优劣。那么,该如何运用七级标准来衡量一节语文课?然在王教授的书中“寤寐求之”,终是“求之不得”。“思其始而成其终。”为此,笔者凭借点滴思考,自辟蹊径,结合身边的课例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拙见,以抛砖引玉。

1.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对于语文的定义,叶圣陶先生作出这样解释:“语文就是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3]基于这一共识,洪镇涛先生亦强调指出:“语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前辈们的言论不仅为语文正了“名”,即教语文的内容;同时也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即语文教学的本体是指向语言,语文课要使学生获得语言。

以一位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为例。课中,该老师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板块。第一板块充当翻译,猜文言词汇,即请学生根据老师说的白话文,猜文言词汇。第二板块模仿古语,自我介绍,即请学生模仿“杨氏之子”的格式,自我介绍。第三板块理解字词,读通古文,即通过多次尝试(参考注释自由读──指名读──引导理解疑难字词意思,标断句符号──范读引领──指名读──齐读),指导学生读通顺古文。第四板块整理理解,叙说故事,即请学生用白话语言说一说故事,再次加深疑难词语的意思。第五板深入文本,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细细品味,以体会杨家小孩的聪慧之处,并随机指导学生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第六板块补写剧本,内化语言,即请学生选取一个版本,给不完整的文言版或白话版的《杨氏之子》剧本补充台词,并和同桌对演。

纵观以上六大板块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这位老师从让学生猜文言词汇以初识古文语言,模仿古语自我介绍以近距离触摸古文语言,理解字词读通古文引领学生与古文对话,整理理解叙说故事以理清文脉,深入文本品味语言感悟古文语言之妙,到最后的补写剧本内化语言引领学生学以致用,至始至终都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由此,笔者认为该教师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2.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古语有云:“大道至简。”意指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教学内容的选取亦是如此,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天地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擦亮自己的眼睛,穿越迷雾森林,直达语文的根,摘取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简简单单教语文”。

仍以上一位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为例。课堂中六大板块的教学内容设计(充当翻译,猜文言词汇──模仿古语,自我介绍──理解字词,读通古文──整理理解,叙说故事──深入文本,品味语言──补写剧本,内化语言)足见该老师的匠心独运,六个板块循序渐进,最终指向一个教学内容,即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古文语言。但遗憾的是,这位老师似乎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受用力,这是学生第一次在教材中接触古文,老师如此大密度的训练,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恐怕都难以受用。皮亚杰认为儿童建构知识的过程一般为四个阶段:拿过来、装进去、存起来、提出来。由此,笔者想,受心理年龄的限制,当学生的头脑在短时间内装进大量新知后,保存中就会出现顾此失彼,以至到提取时大多是残缺不全的知识。若长期以往,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也会因此而被削弱。

3.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占了近乎80%的份量,为了对这些不同体裁、不同文体的文章加以区分,学术界对它们的特点进行详细地区别,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所学的学术界已有定论的语文知识不断地进行专业教学,而非每一篇文章都按同一个套路或有悖学术界认识来进行教学。

再以《杨氏之子》为例。课堂中,老师从猜文言词汇、释读课题、读通文本、品味语言到内化语言,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之路。但在“内化语言”这两个环节,笔者认为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术界的认识有失偏颇。为了给学生创作以示范引路,老师创作了剧本前两句台词,其中古文版剧本的台词是这样的:

小杨(为孔设果、沏茶):“此是桃子、琵琶、杨梅,皆新鲜而甜蜜。夫子请慢用。”

孔君平(起身,指杨梅以示儿,微笑):多谢贤侄。哦,杨梅,此是君家果。

我们且不说小杨对孔君平这位有学识的长辈会不会像招待三岁小孩一样,告诉他这是桃子、琵琶、杨梅,仅就这创作的古文版剧本,怎么看着都像是五四时期半古半白的白话文,而非1500多年的南北朝时期的经典文言文,总感觉与原文显得格格不入。就此而言,这一教学内容和文言文的学术认识未能形成一致。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老师难以给学生规范的文本,那不如不给,以免误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

小学读书随笔15

喜欢读书是我学生时代的一大“嗜好”,徜佯在书的世界里,真得让人有一种忘我的感觉。成家之后喜欢读得书由一些哲理书、励志书,转为一些家教之类的书,从家教一类的书中我知道了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因此我常常与儿子同读一本书,并与他交流一些他容易懂的感受,对于阅读的情有独钟也影响到我教学中,尽管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我经常提倡孩子们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特别是开学初看了朱永新教授的《开启快乐教室》,我更加觉得孩子们不是不爱读书,而是没有形成一个静心读书的环境,让孩子喜欢读书,首先教师要爱读书,因此,我也利用起了课余这宝贵的读书时间,与学生一起走进阅读世界。对于读书我觉得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读书的目的是促进自己专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了这样的思想,便了有读书的动力。其次,围绕自己的专业发展去读书。如今我们特别强调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这样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须多方面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从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与实质,这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前提。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自从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

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良师。我与它的相识源于我实习时候的师傅老师,她订书了这本书,看得很投入,便推荐给我看。书中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帮助很大。

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小学数学教师》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认识与了解到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从他们的教学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手段,慢慢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她的百家讲坛特吸引人,教学点评忠恳,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