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快报 > 开心乐园 > 实用的毕业典礼的演讲稿范文集合7篇

实用的毕业典礼的演讲稿范文集合7篇

来源:时尚咖    阅读: 1.2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通过对演讲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你写演讲稿时总是没有新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毕业典礼的演讲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毕业典礼的演讲稿范文集合7篇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侯甲子。能够在庄重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在座的毕业生同学发言,我感到十分的激动和荣幸。

回想四年前那个盛夏的长春,到处弥漫的是青春的节拍~校园的榕树下,看到还有一株纤草带着满身的泥巴伸着懒腰。吉林大学的校车用它的绿眼睛张望着一张张充满欢笑而又陌生的脸庞。火车站,出口处,我们把脚印留下,只是没想到这一落地就是四年的记忆。而今,毕业在即,我们就要告别尊敬的师长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怀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而各奔东西。此时此刻,我想各位与我一样,心中都有着对材料学院的的无限留恋。诗人普希金说过,“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今天的这一刻之后,吉林大学就将成为我们终生亲切的怀念,材料学院就将成为萦绕在我们心头永远不会散去的一个情结。我们的欢笑与喜悦,我们的泪水与牢骚,我们的努力与成功,我们的尝试与失败都会完完整整地保留在回忆之中。在这份回忆里,也包含着我们对各位师长的衷心谢意,包含着我们对青春时光的无比怀念,更包含着我们对材料的深厚感情。

这些天一个人静静地收拾着行李,也默默地打理着自己的思绪,必须承认在这四年里材料给我的太多太多。人在吉大,所学的不仅仅是各种科学知识,更有对生活、对工作的严谨态度。谦卑的生活作风、饱满的研究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一梦四年,让我们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逐渐成长成熟起来。这个成熟的标志就是让我逐渐明白“责任”的价值。明天我们即将奔赴各自的工作、学习岗位,不论我们做何选择,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吉林大学所给予我们的知识与精神,都不会忘记我们肩上的责任。路在脚下,明天会更好。让我们放下骄傲与荣耀,拾起谦虚与平实,勇于挑起对国家、社会的重任,这才是一名材料人所应有的素质,这才无愧于吉林大学!

有一种面孔叫做风华正茂,有一种前途叫做无限辉煌,有一种感情叫做依依不舍,有一段岁月让人念念不忘。一千五百个日日夜夜就这样结束了,四年岁月,那么多争执,那么多欢笑,那么多烦恼,那么多骄傲,真的会随身后的门这样“砰”地一声,就留给了过去么?我们相逢在陌生时,我们分手在熟悉后,让人最不舍的这就是即将到来的分离。但是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黯然神伤,因为无论明天我们身在何处,只要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我们就从未曾分离。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毕业生同学,向材料学院,向辛勤耕耘的师长们致以诚挚的谢意。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能站在这鲜艳的国旗下,我感到万分的高兴。今天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们六年级学生光荣的毕业典礼的日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这长达六年的时间里,就这么一晃而过了,六年了,我们毕业了,六年前,我们还是一个无知的小孩,现在我们长大了,即将离开母校,进入新的学校,成为一名初中生了。

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母校。校园虽然不怎大,却能让我们感到温暖;老师虽然不怎多,却个个认真负责;同学虽然不怎多,却个个诚实而守信用。在这个地方,我们高倍了无知和天真,走向沉稳;脱离了幼稚,走向了成熟。是这个美丽的校园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欢乐和信心,在这里,我们认识了许多

好朋友,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以及记忆。

同学们,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老师,在这长达六年的时间里,老师和我们一起承受了困难,一起度过了欢乐。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不停地摩擦,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时不时的还擦着脸上的泪水,而我们呢,却不懂您的辛苦,在桌下和同学们玩耍。老师有时虽然会对我们凶,可那也是对我们好。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也学会了珍惜,懂得了老师的艰辛。我代表毕业的学生对您说:老师,你为了我们,您不辞艰辛,老师,您辛苦了!

最后,我再次代表20xx届全体毕业生感谢母校的栽培,感谢领导和老师的教诲,衷心的祝愿母校桃李满园,祝愿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所有20xx届毕业生一路顺风,前程似锦!

谢谢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全体20xx届毕业生向我们的母校道别,向延安的师长们道别,向朝夕相处的同窗们道别,也向这段不能忘怀的岁月道别!经历了中考的紧张和忙碌,我想我此刻的心情应当和在座的各位一样,纵然喜悦,也掩不住回忆与留恋。这四年的路,我们走的辛苦而快乐,四年的生活,我们过的充实而美丽,我们流过眼泪,却伴着欢笑,我们踏着荆棘,却嗅得万里花香。四年的岁月,1460个日日夜夜,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漫长,而当我们今天面对离别,又觉得它是那么的短暂。

四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但很多记忆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为珍重的收藏:葳蕤的梧桐树,宽阔的操场,如画的长廊,明亮的教室……我们一定还记得刚入校时你我所立的雄心壮志,一定还记得在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中你我孜孜不倦学习、研究的身影,一定还记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习题获得突破时你我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一定还记得在运动场上你我生龙活虎的锻炼场景.....太多太多的情景值得我们去回忆。延安四年,我们更进一步学会了分析与思考,学会了丰富与凝练,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学会了继承与创新,也进一步学会了如何不断超越、突破自己的极限而成长。如今我们就要毕业了,所有这些温暖的记忆都将铭刻在我们内心深处,那是我们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

喜欢好友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飞翔。”四年的同窗友谊,让我们学会了彼此相信并依赖。四年的生活,我们都有过低谷,但我们相互扶持、鼓励,朋友温馨的笑容、班级温暖的气氛,让我们都走了过来,让我们学会去爱、去坚持、去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喜欢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初三,被淹没在题海中的我们却突然清醒地发现,我们对初中的印象,不再是堆叠如山的试卷、做不完的习题,而是对初中,这个令我们心动、也抚育我们成长的知识殿堂的感激和热爱,是双眼触及“延安”这个熟悉名字时的强烈感应。

回望四年来学习中的每个镜头,我们都经历了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知识的,也是情感的。老师们在课堂上或滔滔不绝,或循循善诱,或旁征博引的风格,为我们展现了知识的无限魅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了祖国的生命和血脉,更看到了无数的机遇和挑战。老师,您用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无数夜的伏案耕耘,给了我们一个清醒的头脑、一双洞察的眼睛和一颗热忱的心灵,把“自信自强”的校训融进了我们的血脉、我们的生命。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表达我们对您——既是老师、有是朋友、更是亲人的尊敬和爱戴。学生即将远行,请允许我们深情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是的,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友谊,三年里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凝聚成今日的成果,我们的初中生活也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句号也将是我们迈向更高层次追求的号角。我们的母校,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时代,都是指引我们脚步和方向的恢弘力量。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4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南京大学20xx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这是同学们期盼已久的 时刻,也是一个令全体南大人荣光闪耀的时刻。首先,我代表南京大学党委和行政,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学海泛舟、圆满完成学 业的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和家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几年前,同学们怀着无限的憧憬和期望,来到南京大学,在这座科学和文化的殿堂里诚心向学、追求真理、陶冶情操。同学们 沐浴在“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文化氛围中。校园中留下了你们行色匆匆、孜孜不倦和生龙活虎的身影,课堂上和教室里留下了 你们激扬文字、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青春风采。学校因为你们的到来而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学校也将成为你们心底的美好 记忆和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这几年当中,同学们亲身经历了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仙林新校区投入使用;“三三制”教学改革新方案成功实施; 文理工医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启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开始执行;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名 列全国高校第一,另有14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前五;在英国《泰晤士报》公布的亚洲200所大学20xx年综合排名中,南京大学名列 亚洲高校第27位,在国内大陆高校中名列第五位。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包含了你们的积极参与、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

今年,是南京大学建校108周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尤其是在最近10年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南京大学取 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学校第九次党的精神,从现在起到20xx年前后,我们的大部分学科 要在国内居于领先,部分学科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若干学科方向要率先达到世界一流。为了实现这样的宏伟蓝图,我们要不懈 地努力,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批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一个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本科教学体系,建成 一座现代化的大学校园,把南京大学建成一所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世界著名大学,使南京大学的事业千秋万代、如日方暾。

同学们,你们即将挥手告别母校,奔向五湖四海和祖国的四面八方。今后,同学们将肩负起发展学术、服务社会和报效祖国的 历史使命。理想追求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事业拓展和机遇不均之间的矛盾,将构成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同学们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之一。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从南大博大精深的历史与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挖掘、消化和吸收,把南大文化内化为个人的 优秀素养,转化为人生奋斗的智慧,并做南大文化的使者,把南大文化传播到远方。具体地说:

一是要弘扬和践行南京大学的“诚朴”文化,就是要求真求实、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大哉一诚天下动”。“诚”是一个人 最优秀的品质,是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大厦的基石。诚者有信。诚待天下,则誉从信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看似 简单,却铸就了一个人的“软实力”。

二是要弘扬和践行南京大学的“雄伟”文化,就是要追求卓越、敢于创新、关心国事。“雄伟”是做人做事的目标,是一种超 越精神,就是在奇险的山川欣赏绝美的风景,在雄关漫道中彰显英雄的本色,在春寒料峭中做傲雪凌霜的梅花。“雄伟”的文化, 要求同学们在为事业和前途打拼和奋斗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脚下,更要仰望星空,要有战略头脑,要有“大智慧”。

三是要弘扬和践行南京大学的“博爱”文化,就是要服务社会,关爱人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仁者爱人。“爱”是给予,是 奉献,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归宿;“爱”是一种至高至伟的境界,是世界上最为磅礴的一种柔性力量,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感召力和 发展力,它可以使对手变成朋友,可以使竞争者变成合作伙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诚朴”、“雄伟”、“博爱”,是南京大学文化跨越历史时空、长期积淀的精髓。用这样的文化武装起来的“南大人”,将 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所向披靡,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 献。

同学们,你们完成了又一个“华美转身”,又要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母校在向你们表示祝福的同时,也牵挂着你们。我衷心祝 愿同学们前程似锦,祝愿同学们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同学们的爱情、事业和家庭都很幸福。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常回家看看 ”。

谢谢!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聚在一起了,在小学六年的快乐生活了,在老师的六年精心辅导下,我渐渐长大了。丢到了那幼稚的乳臭,丢掉了无知的幻想,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少年。

在母校的哺育下,在老师的精心教导下,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我们结成了一种深深的真情,现在我快要依依不舍的离开母校了,我向大家告别。

老师,一如一盏海上的明灯,在我漫游在知识的迷茫中的时候,是您为我照亮了方向。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写知识与能力训练的时候,有一道难题把我难住了,我冥思苦想了一番还是不知道怎样写。到了第二天,您为我们全班讲解了这道题,虽然只是评讲,但在我心中,在我心中,您是多么的神圣!是多么的伟大!是多么的细心!

同学——刘小龙,你是我真心的伙伴,你是我的知己,你还是我心里的向往,你的成绩是多么的好,你的品格是多么的朴实,你的心态是多么的端正。那次,数学成绩发下来了,你以端正的学习态度考得了九十八分,而我只考了八十四;中午我和你一起回家的时候,我对你说:“你次次都考那么好,真是太了不起了,不像我,一次考高分,一次考低分。”而你却只回答了我一句:“哪里,哪里,你有时也考得比我高呀!”我心里震惊了,有这么好的成绩又有这么谦虚的心态,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呀!

母校、老师、同学这有可能是我们人生的最后一次相聚了,再见了,快要离别的母校、老师、同学。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6

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演讲时间:1932年

——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励志演讲稿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去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疲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损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困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

不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赠与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作个防身的锦囊罢!两个典故都出自通俗小说。(《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作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闲居了。第一条继续求学之路,我们可以不讨论。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人生的道路上满是陷阱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试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糊口养家的人所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此段讲社会往往不能给我们做学问的环境。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力的俘虏。你在那俘虏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成社会的顺民了。此段讲理想容易幻灭,人便甘心为现实奴役。

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于理想人生的追求。有什么好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所以梁漱溟先生自认是“问题中人”而非“学术中人”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应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为”的求知识了。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可惜当时青年人最大的问题是养家糊口,生存都是难题,遑论其他?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撙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智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地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古人说,“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试想葛理略(Galileo)和牛敦(Newton)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已。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答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所从事的职业往往并不能满足个人的志向,如果这份职业既轻松又赚钱,那么胡适的建议倒也不错。但当时的情况是“毕业即失业”,职业尚无,哪里能有“非职业的兴趣”?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得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或者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而实在和你的性情不相近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工作就往往成了苦工,就不感觉兴趣了。为糊口而作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思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弥儿()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Spencer)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有了这种心爱的玩艺儿,你就做六个钟头的抹桌子工夫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点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去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生当这个不幸的时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叫我们悲观失望的。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怎么还能够希望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古人说:“信心(Faith)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穷教授叫做菲希特(Fichte)今通译“费希特”,社科院哲学所梁志学先生译有《费希特选集》(已出至第五卷)的,天天在讲堂上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菲希特死的时候(1814),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

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初涉人世的青年都有的想法,但现实往往是劳而无获,因此理想也就丧失,心灵也就麻木了。?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你不信吗!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

这个例子无数次地被胡适用来证明“科学可以救国”,但是当时中国的现实是残酷的,连一张平静的书桌都放不下,哪里还能指望“科学”能救国!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终日埋头在他的试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

(一)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

(二)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于一种微菌在生物体中的发展;

(三)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它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

这三个问题,在表面上似乎都和救国大事业没有多大的关系。然而从第一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定出做醋酿酒的新法,使全国的酒醋业每年减除极大的损失。从第二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教全国的蚕丝业怎样选种防病,教全国的畜牧农家怎样防止牛羊瘟疫,又教全世界的医学界怎样注重消毒以减除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从第三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发明了牲畜的脾热瘟的疗治药苗,每年替法国农家减除了二千万佛郎的大损失;又发明了疯狗咬毒的治疗法,救济了无数的生命。所以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Huxley)在皇家学会里称颂巴斯德的功绩道:“法国给了德国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绩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

巴斯德对于科学有绝大的信心,所以他在国家蒙奇辱大难的时候,终不肯抛弃他的显微镜与试验室。他绝不想他的显微镜底下能偿还五十万万佛郎的赔款,然而在他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他已收获了科学救国的奇迹了。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能够永远有这样的信心,自然也是好的。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7

同学们,你们好!

我想先擦去眼角的一些泪花,否则我恐怕看不清楚我的稿子。

4年以前,你们来到复旦,和所有的复旦人一起享受复旦的百年庆典。那时候,你们作为最年轻的复旦人,积极忙碌在校庆的各项活动中。和以往历届的学生相比,甚至是和以后若干年的各届学生相比,你们在复旦的生涯有着一个不同凡响的开端。

4年以前,同样在这个体育馆,我们举行开学典礼。4年以后,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将离开复旦,或者说暂时离开。你们是我就任校长以来送走的第一批毕业生,我既为你们感到高兴,内心也充满了遗憾。这半年来,除了一次面向学生的公开演讲外,单独和毕业生的交流只有两次,一次是“我为母校献‘金点子’”座谈会,一次和去国外留学的毕业生代表的交流。我希望和大家的交流能够更多些,更深入些,更广泛些,也更生动随意些。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最想和大家交流的是有关通识教育的话题。4年前你们来到复旦,我们一起见证了复旦学院的成立。根据我们对人才培养的理解,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书院的制度,鼓励有不同兴趣、专长、天赋及学科背景、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朝夕相处,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同时透过复旦学院这一平台,我们不断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其目的是希望复旦的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知识的统一和差别,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完整的人格。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