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快报 > 开心乐园 >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

来源:时尚咖    阅读: 2.2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通用15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

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在开学初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告诉过我,班主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轻松,虽然我作了十足的准备,但是说实话心里还是很担忧的。

开学后的两个星期,有些幼儿哭闹、有些幼儿沉闷、有些幼儿因为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来询问幼儿的情况,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询问中不免会出现这样的话语,“老师,我们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很宝贝的,不能说重话”、“老师,你们这里会不会给孩子晒被子,我们敏感的”、“我们的孩子吃饭乖吗?你们喂不喂?”……一系列一系列的话,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一切地显得那么自然,但是我隐隐地感受到了无比大的压力,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当初别人对我的提醒。

可是摆在眼前的是不能逃避的事实,我只有解决不能退缩,除了在幼儿园给孩子培养常规,还要给他们像妈妈的爱,面对家长,我建立了班级QQ和班级博客,把孩子吃饭、游戏、睡觉的照片录像呈现给家长看,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也呈现给他们,让他们在幼儿园之外也能随时了解到我们班里的情况,让他们能放心地将幼儿交到我们手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学这一个月来,我们班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孩子们爱老师,爱幼儿园,家长和我们也像朋友那样交流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和谐自然。我想这样的和谐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地工作,将我们班搞出特色,将孩子培育得更棒!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早晨,成轩带了一本书来幼儿园,是最近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喜羊羊灰太狼》,我看了看说了句:"这本书真好看。"成轩看了我一眼,就得意的把书放到了书包里,我说:"成轩,你可不可以把书放到图书架上,也让小朋友们看看啊?"他听了我的话,极不情愿的把书从书包里拿出来,小心的摆在了书架上,然后恋恋不舍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午饭后,翔宇到图书角去看书,一眼就看中了成轩带来的新书,拿下来正准备看,成轩冲了过来,不把夺过书抱在怀里,说:"书是我的!"翔宇小声的说:"让我看看吧!""不行!"成轩大声的说。"那我和你一起看。"翔宇又说。"不行!"成轩很坚决。"老师。"翔宇无奈的跑到我的身边,向我求助。我对成轩说:"你自己翻,让翔宇在旁边看,可以吗?""不行,这是我妈妈刚给我买的。"看到成轩这样坚决,我也不能强求,因为书是他的,他有权利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与同伴分享应该建立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而不能靠老师的权威来压迫。

下午区域活动时,我拿出刚分的橡皮泥,对孩子们说:"谁愿意玩橡皮泥的可以来老师这里来领。"我知道成轩最喜欢玩橡皮泥了。这时,翔宇过来说:"老师,给我一桶,我想捏个大西瓜。"我说:"那天,翔宇拿来了一个大吊车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也给我玩了,那我的橡皮泥也给你玩!"我给了翔宇一桶,他高兴到走到操作区玩去了。成轩坐不住了,只见他跑到图书角拿下自己的新书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的书也可以给小朋友们看!你也可以看!"我看了看成轩,说:"真的吗?可以给小朋友们看?"他使劲的点了点头,说:"我知道玩具要跟小朋友们分享,只是妈妈刚给我买的,我也没看呢!"听了这些,我说:"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那好,我的橡皮泥也给你一桶!"成轩拿着橡皮泥高兴的玩去了。

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之间时常会发生一些这样、那样的事情,作为老师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善于运用孩子的思维来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从而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事情的方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的不同之处,他们就像是一本本有趣的书,但是真正想要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可鑫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直拉着爸爸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爸爸,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可鑫满眼含泪地松开爸爸的手。可鑫的爸爸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可鑫吃饭的速度较慢,她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可鑫。在活动区游戏时,可鑫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可鑫,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可鑫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可鑫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可鑫,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可鑫讲故事,可鑫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可鑫进餐的紧张心情,我们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可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可鑫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可鑫,你怎么啦?我吃不下,可鑫,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可鑫在我们的耐心帮助下,终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助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可鑫和爸爸一早就来到幼儿园,爸爸手里还拿着几本书,他对我说:老师,太谢谢你们了,可鑫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爸爸,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可鑫爸爸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关于规矩,读者最常问的几个问题是:对孩子比较宽松,长大以后他会不会无法无天?少一些规矩、多一些自由对男孩来说,会不会使他越来越没有规矩,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快两岁的孩子是否需要立规矩?如何界定规矩和宽松之间的尺度?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小时候如果给他自由,他长大就会无法无天。持这种观点是对人性不信任,认为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如果不加以管束和惩罚就会变得很差。其实人性非常善良,尤其是孩子,天性非常纯美,这是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的本性。有些孩子成年之后有破坏力,不是因为他小时候被惯得太多,而是他受到的暴力太多或者说管束太多所致。所以不

要害怕把孩子惯坏,只要不是惯他做坏事,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允许孩子干一些他愿意干的事情。

关于自由和规矩,其实是大家感到最迷惑的一个问题。之所以迷惑,是不理解教育中的自由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自由是放任自由,什么也不管,干坏事也不管,但这是对自由的误解。真正的自由是解开孩子绳索,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安全、道德的底线上允许孩子做一些事情,甚至使一些小坏都没问题。

不要担心孩子变坏,恰恰是那些从小获得真正自由的孩子、生活得自由自在的孩子,长大了才会讲规矩、有规则。因为他们在自由中获得自信,也获得自由的'力量。那些从小被管束过多的孩子也会很讲规矩,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在规矩中框住了。这样的孩子很老实、没有创造力,甚至萎靡消沉。如果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讲规则有什么用?一定要相信人的向心力,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一样,一个孩子在自由中成长,自然会成长得自由、美好,不要担心。

我一向主张无为而治,相信得到充分爱的孩子会做出正确选择,不需要父母太多干涉,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两岁是孩子从极其柔弱开始成长为一个幼儿的阶段。两岁的孩子开始萌发一种意识,开始以自己的眼光看问题、做判断,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这样会被很多家长认为是不听话了,这其实反映了家长自身的脆弱。

恰恰是那些做事极其严谨、雷厉风行,或者极其能干的家长,孩子在他们眼里特别容易变得不听话,因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意志过多地强加到孩子身上,总觉得“我希望你这么做,你没有这么做”,“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就将孩子定义为不听话。实际上,这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接纳儿童,没有宽容弱小。我们应该真正把孩子当做孩子去爱,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的确很难界定规矩和宽松的尺度,就像无法轻易界定好与坏一样,只能放在具体案例、事件中去分析。总的原则是,不出危险,也不妨碍他人,就交给孩子自己处理。

对父母而言,做榜样、做表率、给建议、正面肯定,比生硬地立规矩要好得多。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立很多没有意义、无聊的规矩,还误以为是好东西,生硬地让孩子服从,这并不是—件好事。比如说,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是公德,但在不重要的场合,孩子喧哗几声,大声叫唤几声,真不是问题。由于成年人太注重所谓的安静,不允许孩子说话,实际上是用成年人的规则扰乱了童年的自由自在。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小斌的爸爸要去新疆工作了,临行前满怀心事地找到我:“郭老师,孩子平时在家特别能喝水,可在幼儿园喝得很少,回到家就使劲喝,我们让他自己跟老师说要喝水,可这孩子性格内向。这不,只好我自己跟您说了,麻烦老师操心了!”小斌平时少言寡语,在我的印象里,他基本上是和其他的孩子一起排队接水喝的,倒没有发现他有这么大的“水量”。看着家长一脸的愁云,我由衷地说:“您放心吧,我们老师一定会尽心照顾好小斌的!”

听完小斌爸爸的话,我自责没有做好小斌的家园沟通工作,竟不知小斌在喝水方面的特殊需求,深感平时疏忽了对小斌的关注。我蹲下身子,抚摩着小斌的头说:“小斌,你知道吗,人如果体内缺水会有生命危险的。你在家真好,能主动地喝水,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感谢你呢!在幼儿园喝水为什么不能像在家里一样呢?”他看着我,欲言又止,重又低下了头。我趁势微笑着把他揽在怀里:“小斌,老师像妈妈,没关系,老师妈妈想知道呢!”

“我不敢。”小斌低着头小声断续地说。

“为什么?”

小斌又不语了。

“幼儿园就是家啊,老师不是说了吗,你们有两个家,一个小家,有爸爸、妈妈和小斌,还有一个大家,就是我们小一班啊!”

“我怕。”小斌低着头,声音小到我几乎听不见。

就是这两句小到几乎听不见的话,使我意识到小斌对我和我们这个班级还没有产生认同感和接纳感,还不能融人到这个集体。幼儿园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他的心扉是闭着的,这样怎么能让他在幼儿园喝水像在家里一样无拘无束呢?

“小斌,老师不知道你特别喜欢喝水,老师做得不够好,对不起。以后喝水时多接些,想喝就去接,如果遇到上课时间,只要悄悄地,不影响小朋友就行,老师不会说你的,不用怕。”小斌怯怯地看着我,腼腆地点点头。

“那咱们拉勾!”

我知道,引导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不能单靠我一两句特别关照的话,更需要在我们的接触中,在每一个细微处来体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

以后的日子里,我有意识关注、关怀小斌,帮他系鞋带,看他有没有露肚皮,和他说话语气缓慢、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并力图做到蹲下身子以达到和他平视;拉着他的小手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创造条件引导性格活泼、能力强的同伴主动带他一起玩;时时用平和友善的目光关注他,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抿嘴、一个俏皮的扮相……我和小斌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

私下里,我和小斌有个约定:如果每次多接些水,喝完后就能得到一个小吸管,一天当中如果集到五个以上的小吸管,到离园时就能得到老师为他用纸折的小动物。渐渐地,小斌得到的吸管多了,但大多是在我主动提示下才得到的。要让小斌做到按自己的需求喝水,使“要他喝”变为“我要喝”,还差那么一点点儿。我的期望是那样的迫切,但又深知不能心急,尤其像小斌这样内向的孩子,如果在他面前稍微露出那么一丁点儿的急噪、不耐烦,触动他敏感的内心,那我就会前功尽弃。为了尽量不打扰其他幼儿,也为了避免接水时引起同伴的关注让敏感的小斌感到不自在,我把小斌的座位排在了离水桶最近的位置。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在一天天地努力,也在一天天耐心地等待。有一天在区角游戏中,我发现,小斌朝热水桶看了几眼之后又有些犹豫地朝我看,我知道他想喝水了。我庆幸自己捕捉到了这一时机,我的嘴立马向上抿起、眼睛一眯、微微点头,以示鼓励,然后目光似离非离。只见他忐忑地离开坐位、胆怯地拿起水杯、接水、喝水、悄悄回到坐位。小斌终于迈出了质的一步,虽说这一步带着些许谨慎,但我相信有了这质的一步,一定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此时的我内心是那样的激动与欣慰,他认同了和他朝夕相处的老师、认同了自己的班级,我多日来努力营造的和谐、温馨、安全、接纳的班级氛围使他紧闭的心扉敞开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小斌确实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喝水了。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小斌较以前活泼了,课堂问答的时候也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有时还会向我“报告”情况了。

一件喝水的小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意义: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小社会,为他们创设一个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激活他们的个性,释放他们的天性,就可以为他们未来走向大社会培养健康独立的人格。这是幼儿教师的天职!

编辑:cicy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喜欢为孩子铺好路,希望孩子可以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挫折的长大。但其实,有些时候,这样做反而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班的孩子非常喜欢做手工,每次手工课时,我都会先讲解一遍在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按照我的方法来做。

一天课间,我看见小凡和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聚精会神的剪着东西,每个小朋友剪好一样作品后,都会非常兴奋,自己欣赏完后都会激动的拿给同伴欣赏,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好的作品同伴们还会抢着来欣赏。这一幕给了我启示,何不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做呢?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试一试”也许孩子能行!

第二天的手工课上,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交流后,便放手让孩子们看着图片做,没想到孩子们在近20分钟的制作中,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专注这是我们想到的效果,孩子们在自己做完后,不像以前完成任务似的交给我:“老师,我做好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制作的作品到处向同伴展示、介绍,神态、眼神和语气中流露出自信和自豪!

看来,老师要抓住时机尝试放手!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7

让他留下来

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孩子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只有用真挚、温暖的爱去换取孩子们的信任,和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引导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记得三年前我带小班时,班里有个叫小威的男孩,不仅性格怪异,而且语言发展极差,小班上学期只会说单个的字、词,从不会用短句交流。吃饭时,他总喜欢找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来,将不爱吃的饭菜扔得满桌子都是;午睡时,他常常钻到床底下和我们“躲猫猫”;区域活动时,他常常与小朋友发生争抢,只要是他想玩的东西,其他小朋友谁都甭想玩,倘若哪个小朋友也想玩,遇到他心情不好时他还会抡起小椅子砸向那个小朋友,使得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说实在的,我当时感到很头疼,甚至每天只要看到小威就特别恐慌,因为我没办法预测他还会惹出什么乱子来。尽管当时有好多人建议我向园领导说明情况,劝说他退学,但我没有那样做。因为我知道,如果我那样做,我是解脱了,但对小威来说就意味着失去上幼儿园的机会。小威是无辜的,他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我咬咬牙,决定留下他!

这以后,我常常牵着他的手,让他跟在我身边,同时引导其他幼儿与他交朋友,鼓励他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抓住机会帮助他树立信心。开始,班里有很多人告他状,每次我都会耐心地调查、分析,公平公正地处理。

有一次,走进观察区,我看见小豪不小心把刚抽出两片小芽的小豆子揪了出来,此时小豪也回头看见了我,怕我批评他,他猫着腰躲到了钢琴后面。当时我保持了沉默。收拾活动区时,孩子们发现了被揪出的小豆芽,然后异口同声地说是小威揪出来的。此时的小威使劲摇头。看到小威被冤枉,我便说出了真相。我还组织了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借故事帮助大家消除对小威的偏见。就在那一刻,我从小威脸上看到了一丝笑容,我对他更有信心了。

又有一次,我看到小威走进了小朋友较少的表演区。我便静静地观察他,只见他认真地用手指着《好吃的食物》图谱,节奏准确地唱着歌。我高兴得紧紧把他抱住,亲了又亲。活动点评环节中,我表扬了小威,并让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又唱了一遍,博得一片掌声。

慢慢地,小威对我产生了信任感,他不再那么随意、无规则了,能用简短的语言与大家交流了……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很感动,我也很欣慰。爱,要真诚、要无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我爱孩子们,因为我会勇敢地承担教育的责任,毫不吝啬地将爱给每一个孩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8

我们班的安琪小朋友,他平时就喜欢动,上课无法安静地坐着,不是躺在地上就是歪在板凳旁边,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喜欢拿玩具玩,与小朋友说悄悄话。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不遵守场合纪律和秩序。这个问题让我感到很烦恼。

通过我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大班的孩子比小班的孩子好动,也许是小班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心里对老师有种恐惧感的原因吧,他们就比较听老师的话,不怎么动,但是大班的孩子是没有几个老实的,都比较喜欢好动,除了那几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之外。

我们班就孩子好“动”这个问题开了一个小小的家长会,我们请了一部分在学校里比较好动的孩子的家长来参加了这个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们老师专门对家长们介绍了一下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在这些孩子身上发现的第一个问题是,老师让孩子们坐好认真听课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很长时间内无法安静地坐下,或者是在座位上歪歪斜斜扭来扭去的。再一个就是上课的时候总是拿些小玩具,做些小动作,或者是与旁边的同学说话。老师问的问题还没说完就忙着插嘴,吵吵闹闹,不能安静地玩玩具。在群体游戏中,不能认真遵守游戏秩序,总是抢着上场,不按顺序来。有时候还打扰别人做游戏。喜欢去欺负一些老实的小朋友,喜欢踩在板凳上跳来跳去的。

通过这次小小的家长会,我们班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比以前懂事多了,上课也变得认真听讲了。为此我特别和安琪的家长沟通了一下,通过家长和老师一起的努力,安琪小朋友比以前有纪律多了,上课的时候总是认真坐在板凳上把手背在后面认真听老师上课,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以前强多了,喜欢和小朋友一起交流。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很欣慰,这次小小的家长会真的很有收获。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9

中午起床后我带着孩子跟平时一样在厕所门口排队等候上厕所,没过一会儿就听见班梓涵跟我说“老师妈妈,孙琨皓哭了”我走过去一看,他哭的小脸都花了,我忙问道“琨皓怎么了?怎么哭了?”他沙哑着嗓子“我渴了,想喝水。”“那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说呢?”面对我的提问她也不回答,只是用满是泪水的眼睛看着我,我摸了摸他的额头,并不热,于是耐心的询问“我们一会儿就回教室了,回教室就喝水,以后有事情要跟老师妈妈说,好吗?不要哭了,小小男子汉要勇敢!”在看到他朝我点头后,我带动幼儿以最快的速度上厕所、洗手、回教室。

喝过水的琨皓还是闷闷不乐,没有精神,担心他是不是感冒了,但是摸了摸还是不热,于是我跟班里的王老师开始逗他开心,让他笑一笑。由于王老师下午要上公开课,而琨皓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匆匆忙忙的带着孩子走了。等琨皓跟着王老师上完公开课回来后就趴在了桌子上,问他怎么了也不回答走过去一摸额头,烫烫的,就赶快给他测量体温,当我看到他的体温后呆了38度,立刻给琨皓妈妈打电话。当半个小时后,琨皓妈妈才从地里赶了过来讲孩子接走。

如果我在回到教室后立刻给孩子测量体温,会不会孩子就不会烧的这么严重了?如果我再细心一点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就应该从很小的细节开始,去观察每一个孩子,在孩子发生任何事情时都要有所准备,有应急的方案,讲所有情况降到最低点。小小细节凸显大大学问,希望每一位老师都不要忽视细节。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

20xx,做孩子永远的镜子

中班活动区“小医院”,“小护士”筱筱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小护士”却把“药品”弄得东倒西歪。我发现后多次提醒她要把药品摆整齐,不知什么原因摆放药品的地方还是乱七八糟,我该怎么办呢?或许我可以换个方法试试。于是,我戴着“护士牌”来到药品柜,开始整理柜子上的药品,大声说:“哟,药品柜这么乱,要是病人来取药,一点都不好找,我来把药品整理一下,等会儿病人来取药就方便了!”好像筱筱意识到了什么,也加入我的行列,开始收拾整理“药品”。

我以“同伴”“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既可以开阔幼儿的思路,引导游戏继续开展;又可以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质。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简单的行为示范,却涵盖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自上而下的“指挥者”变成了“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孩子面前就要少说多做,以身作则,做孩子永远的镜子,这样比做“指挥者”“驯兽师”来得有效!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虽然孩子小,但人与人之间的本性是一样的,我们大人不喜欢听唠叨,小孩也是_样,简单的说教肯定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我们要做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想让孩子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那么你就要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他们,孩子们会看、会学。

“镜子”的作用不只是让孩子来学,还要给孩子正确的指导。孩子尚小,很多时候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是分辨不出对与错的,他需要教师及时反馈,孩子们只有认识自己才能不断进步。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正确的判断,当一面正其身姿的好镜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1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可能都感觉到有些孩子愿意大喊大叫,刚刚告诉完不要大喊大叫一会儿孩子又忘记了,依然如故。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孩子自己,说话音量过大,一会损坏喉咙,影响声带的发育;二会给人留下不礼貌、没教养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简单的“你好!”,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语气,都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谁又愿意听到那刺耳的问候呢?

如果在幼儿园或者是某个集体,若是天天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听觉,更加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以及注意力。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是经常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易形成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孩子的天性原本是无忧无虑、轻松自由的,可是却过早地感染焦虑,那是对孩子多大的摧残啊!

那么,孩子为何会大嗓门地说话呢?天生这样吗?遗传的因素固然有,家庭的成长环境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受幼儿园或学校环境的影响。有时,几个孩子在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大家都有很强的表现欲,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而这时候,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往往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法,以为只要自己大声地喊,就能超过别人的声音,就能被大家所听到。你的声音这么大,我的声音比你还要大。这样就造成了“一浪高一浪”的`现象。

如果孩子产生这种现象,作为老师其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活动中、课堂上,如果教师忽视某些孩子的存在,无视他们的反应,无视他们的心理,更无视他们的语言。其实在某个角落里,有一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正在看着你。就因为老师的忽视,而使他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剥夺了他表达的权利。这个时候,那些表现欲强烈的孩子往往会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才会让大家听到自己的声音。而有些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为了维持“你是学生,我是老师”的关系,则会用更高分贝的音量来压倒孩子,稳定局面,觉得只有这样做才不失老师的尊严。久而久之,这一切都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孩子的声音越大,老师也就越想压过他们。而老师的声音越大,孩子也会试图用更大的音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亲爱的教师们,希望你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

蒙台梭利教学法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能走过那么多年 ,还能有如此众多的追随者、推崇者,自然有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现象,我觉得“蒙氏”教育给每个接触过它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静”和教师很少用语言只用眼神。孩子各得其所而又各得其乐,他们自由,但不会影响同伴,他们活动,但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喧哗的场面。如果有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当然,我们不能盲目推崇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但是“蒙氏”所营造的这样一种氛围,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就能做到这样?是天生的?不是!孩子的天性都一样。那么,既然孩子的差别不是主要问题,那幼儿园及教师的方法就值得探讨了。我们认为,教师的职责并不在于教导孩子,而是为孩子准备一个丰裕而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假若教师、师生之间的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那么,我们的孩子还能大声喊叫吗?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2

当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个人认为:当好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责任心。除了有一定的教育技能外,还要具备一些好的素质,例如:爱孩子,不随意去打骂孩子,不让孩子心理留下不好的印象。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树立信心。孩子是最天真的,也是最善良的。他们正如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爱心去填写。如果一不留神儿,那就……。留下了阴影,说的大一些就是抹不去的,所以要必备耐心和爱心。

让孩子每天都很快乐!这样,不仅是作为幼儿教师所想见到的,也是家长所希望看到的。所以做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做的也就是让家长放心,安心。

孩子是单纯的,是善良的,常常也会出现一些零碎的小事。所以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也应该不断的去吸取“知识”,让自己的知识能量更充实。一些重要的理论要反复学。

例如,如何去解答,孩子问你的问题,如:“老师我是怎么来的啊”?这时,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你,一定要有耐心的帮孩子解答,而不要认为孩子问出这样的问题是不健康的。这是孩子成长阶段,心理所产生的一种好奇心,问出这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所以你要有耐心的去解答。如果遇到实在没办法解决的,也不能没耐心地骂孩子,而要与孩子说:“老师也有不懂的地方啊,所以呢?老师也要去学习啊,也要去学宝宝请教别人啊,等有了答案再告诉宝宝。”作为幼儿教师要懂得了解孩子的心理,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我们提高好奇心、积极心踊跃参加到队伍中去。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家园要配合,所以少不了,就是与家长多沟通。

孩子的天真、可爱鼓励着我,让我有信心的去做好一名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所以要加油!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3

一位美国幼儿教育学家说,美国幼稚园只训练孩子合群、适应环境,不教任何字。最主要的训练是手的动作,例如使用剪刀和笔等。日本学校至今仍沿用传统的算盘来进行计算教学,因为计算机无法使学生理解,得出与答案有关的基本运算过程,也就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算盘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它充分锻炼了手指。

手指的锻炼直接刺激大脑中央的手指运动区,间接引起其它运动区的兴奋和活跃。当手指锻炼得愈来愈灵巧时,头脑的思维也就会相应的更敏捷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智慧的工具和镜子,所以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恰恰是珠心算教学中的算盘能让儿童双手通过指尖训练,达到开发儿童的智力和潜能。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4

鹏鹏奶奶总是担心自己的宝贝孙子太“老实”,会在幼儿园里“吃亏”,频频和我打招呼,希望我能多照顾鹏鹏,还不停地买小点心、水果等来送给我们。每每见到她拎着东西,我和搭班老师就急了,苦口婆心地解释,好不容易才能让她把东西带回家。可越是不收她的“礼品”,她就越担心自己的孙子。

这天,鹏鹏奶奶拎来的一包小番茄又被我婉言谢绝了,奶奶有点不太高兴。等我们晨闻活动回来,李鑫突然发现宝贝似的大喊:“彭老师。小番茄又回来了!”一下子,许多小朋友都拥过去围在小番茄周围,余露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指按按这个、摸摸那个。雨桐马上阻止:“不能摸,这是给老师吃的。”

“对,是鹏鹏奶奶送给老师吃的,这样老师就喜欢鹏鹏了。”

“彭老师,明天我也叫妈妈送水果给你吃。”“我也是!”“我也要!”

听着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孩子们好像都懂得这份礼品的“含义”,可是这并不是孩子们应该学会的人情世故,我更不想让孩子们觉得,只要送礼就能换来老师的喜欢。

“你们都猜错了吧?这可不是鹏鹏奶奶要送给我吃的哦!而是为了感谢小朋友,特地送来给鹏鹏的好朋友们品尝的!”我说。

“好!”小朋友们都高兴地拍起小手。

“太棒了,谢谢鹏鹏!”平时就特别懂礼貌的邓远走到鹏鹏面前表示感谢:“下次,我也请你品尝我的礼物。”

离园前,我请鹏鹏把小番茄分给大家,小朋友们都非常开心,还不停地谢谢鹏鹏。家长们在教室外也关注着这一切,不停地评论着:“小孩子多有礼貌啊,还知道说谢谢,上学后确实不一样了!”“小孩就是容易满足,两个小番茄就乐成那样……”

鹏鹏奶奶看到鹏鹏的表现也乐得合不拢嘴。我想,她应该放心了。

第二天,鹏鹏奶奶又拎来更多的小番茄,我忍不住说:“奶奶,真的不用,我们不能收!”

“这次我是带给孩子们的,谢谢小朋友们,和我家鹏鹏做朋友,看见他快乐,我也就放心了。”

“您放心,我们会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孩子的……”我笑着把小番茄交还给鹏鹏奶奶,“礼品”危机终于解除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

轲轲上小班不久,我们就发现他比较特别。

建构区里,一会儿传来哭声,原来是轲轲抢了小朋友的玩具;一会儿“哗啦啦”的声音震耳欲聋,原来是轲轲把小朋友搭好的积木推倒了。在集体活动时,轲轲常常一边插嘴一边不停地用手去摸旁边小朋友的头或摇他们的椅子,影响小朋友活动。户外游戏时,轲轲就像一头力大无比的牛,把小朋友们围起来的圆圈一会儿拽到这边,一会儿拽到那边,小朋友被他拽得东倒西歪。他则沉浸在其中,乐此不疲。

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轲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他不是不懂规则,有时他是故意为之。为什么轲轲会故意做出一些让老师头痛的事呢?我主动和轲轲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从中了解到轲轲之前很乖,可慢慢长大后就经常做出一些调皮的事情来,爸爸妈妈开始也是跟孩子讲道理,可是效果不明显,慢慢地就演变成打骂轲轲了。可打骂并没有让轲轲“斯文”起来,相反,轲轲越来越调皮。

上幼儿园后,当轲轲做出一些调皮的事情时,教师也只是简单地提醒他:“轲轲,不可以这样!”有时教师还会以威胁的口气说:“轲轲,再这样,老师可要生气了!”……这样看来,轲轲的“故意调皮”与家长和教师的简单而求速成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关联。轲轲是个好奇心、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开始他并不是调皮,只是由于好奇心而不小心做了看似调皮的事,成人简单又缺乏耐心的教育方式让他无所适从。

让我们试着走进轲轲的内心,站在他的角度揣测他的所思所想:

当积木“哗啦啦”时——我只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小心推倒了积木,你们大声批评我,弄得我好没面子……

当在集体活动中插嘴时——我也想回答问题,可你总是不叫我,我只能大声说出我的想法了……

当故意弄坏东西时——你们答应我要和我去玩的,现在又不去了,我很愤怒……

当大声尖叫时——我很想和你们说说话,可你们总是说“忙忙忙”,不理我,除非我做出一些大动作才来理我……

当挨骂时——反正,我做什么事情都是错的,那就错到底吧……

轲轲“故意调皮”的背后是家长和教师都太主观了,没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因此,要改变轲轲,首先要改变我们自己,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去了解孩子、读懂孩子,要让自己变得更理性,用发展的眼光、正确的方法去看待和引导他,促使他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