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人生 > 生活保健 >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详细内容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详细内容

来源:时尚咖    阅读: 2.3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详细内容,从去年至今,海底捞新开门店数量达800多家,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海底捞依然在2020年“逆势”开出1298家门店,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详细内容。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详细内容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详细内容1

这些年,海底捞因服务过度、味道不佳、价格上涨、食品安全问题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这次,海底捞又因为“关停300家左右门店”在上个周末火了。

海底捞关店上热搜。

11月5日晚间,海底捞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将于今年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在官宣关店的同时,海底捞还宣布将通过开展“啄木鸟”计划,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包括海外门店,果断采取措施进行整合。

早在2018年,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曾表示,组织、食品安全、供应链都是自己担忧的。然而,过去曾经“人间清醒”的他,终究还是没能保持那份清醒,要为失误买单。

不思后果的疯狂扩张

“关店公告”发出后不久,海底捞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致关心海底捞的朋友”的一封信。在信中,海底捞自揭其短,坦承“快速扩张”是本次关店潮的主要原因。

据封面新闻报道,从2015年到2019年,海底捞的门店数从146家扩大到768家。可即便如此,海底捞常出现消费者需要排队2、3个小时才能吃上火锅的尴尬场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底捞在2019年提出“加密布点”的举措,制定快速扩张策略,主要以开新店来提高市场占有量,从而拉动整体增长。

然而,正是这个新举措乱了海底捞的阵脚。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海底捞依然在2020年“逆势”开出1298家门店,其2021年中期业绩显示,截至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总数达到了1597家。

不少新增的门店开在了老店商圈范围里。有媒体报道,有些地段的两家海底捞门店之间只有5分钟步行距离。这种布局的确减少了老店里顾客大排长龙的现象,但新店也抢了老店的生意,降低了翻台率。

有数据显示,海底捞在2017年和2018年的翻台率均为5次/天,到2020年下降为3.5次/天。截至今年6月底,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仅为3次/天。而根据此前相关机构测算,3次/天的翻台率是海底捞单店的盈亏平衡线,跌破该数值,可以认为该店处于亏损状态。

同样呈现下滑趋势的'还有海底捞的营收。据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0.9亿元,净利润为9452.9万元。此数据未达到2020年全年净利润的1/3,也仅为2019年全年净利润1/10左右。

此外,突增的门店也让海底捞在人工、原材料、物业租金等相关方面开支上涨。在海底捞多项成本开支中,涨幅最大的要属员工成本。主要原因在于业务扩展导致员工人数增加、员工薪资提升,以及收入增速赶不上快速扩张带来的用人成本增速。

有些门店为了在人工上面“节流”,忽略了海底捞一直引以为豪的员工服务培训。此前有媒体报道,因实操经验不足,新人无法适应海底捞的工作强度,造成新员工离职率提高,再加上中层干部严重缺失,直接造成新店爬坡期拉长,拖了业务后腿。

不可否认,选址失误、管理人员不足等,都是海底捞扩张结果不如预期的问题所在。此次海底捞主动“断舍离”,或许正是在对此前的决策进行纠错——放弃以扩张换增长的规模化模式,重新追求经营效率。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详细内容2

根据最新消息,中国最大的连锁火锅餐饮公司海底捞()宣布实施啄木鸟计划,将关闭300家门店。消息一经发布,窜上微博热搜的同时,在资本市场也引起轩然大波。

据悉,海底捞此次关闭300家门店,是主要是因为之前过度扩张,导致翻台率下降。有人说,此次关店行为基本宣告了过去开店行动的失败。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海底捞近年来疯狂开店,真的失败了吗?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海底捞崛起之路,看什么才是连锁品牌的战略密码。

凭借服务为王,抢占火锅心智

海底捞于1994年在四川简阳成立,张勇夫妻和施永宏夫妻是海底捞最早的创业团队。当时,张勇一手拿菜谱,一手炒菜。任何一个阿姨炒的火锅底料都比你好。他意识到如果想活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点的速度快点,不满意就陪笑脸。当时因为张勇的火锅店服务态度好,上菜速度快,客人都愿意来吃,有时候客人还会教他怎么做好吃的火锅。几年后,海底捞在简阳家喻户晓。

当时,所有的餐馆都谈不上服务,大家还在竞争模式和味道上做文章,而海底捞已经开始免费为来吃饭的顾客擦鞋和涂指甲油。可以说,海底捞诞生之初就有着服务为王的基因

在海底捞之前,还没有一个全国知名的火锅品牌,多为区域品牌,比如德庄、小绵羊、呷哺呷哺等。海底捞通过服务上的差异化特征,大量公关传播,靠海量的“海底捞服务故事”快速进入广普大众的视野。最终,成功跳脱出区域品牌的竞争泥潭,成为第一个全国性的火锅品牌,成为近年来成长最为迅速的品牌。

海底捞谈关店300家详细内容3

虽然海底捞看重翻台率和盈利,但并不会考核到门店。

“现在和未来,海底捞对门店的考核,都将是‘员工努力程度和顾客满意’两方面,不会考核翻台率和利润率。”杨利娟说,因为影响翻台率和利润率的因素很多,比如门店选址,会造成不公平。如果用这两个指标来考核门店,是最简单的,但也会带来非常多的负面效应。比如门店该修的就不修,该花的钱就不花。

缩小管理半径 恢复大区管理制

海底捞在公开信中还提到,“组织结构变革让各级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且疲于奔命,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KPI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也是门店经营未达预期的一部分原因。

杨利娟表示,这300家门店不达标,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管理问题。“比如,本来新开门店是要去验收、考试、复核的,但是疫情之后跨地区跨城市没有那么方便,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有些问题隐藏到里面,到一个时间节点就爆发出来了。”

组织结构的变革,已成为海底捞不可回避的命题。

“啄木鸟计划”被海底捞高层解读为“把树表皮下害虫找出”。该计划旨在整合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同时着手重建和强化产品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缩小管理半径。

杨利娟解释道,在2018年以前,海底捞采用的就是大区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大区经理管理家族长和店长。

家族长和店长就是海底捞的师徒关系,他们之间采用的是利益裂变的激励政策。一个师傅所带的徒弟裂变出6家-12家门店时,就可以建立一个“家族”,师傅就成了“家族长”,他的主要职责是传播企业文化、对徒弟开的门店进行“传、帮、带”;徒弟每开一家新店,师傅都能从中获得业绩提成。这就是海底捞著名的“师徒制”模式,也是“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一部分。

但是在2018年之后,海底捞一改过去的大区管理体系,采用教练管理方式。杨利娟介绍,在这个模式下,海底捞一共有10名教练,每个教练分别负责门店的人事、工程、店辅导、产品创新、食品安全等方面,但是每个人要管理所有的门店,当仅有三、五百家店时,海底捞认为这个模式能够提升管理效率。

然而事实证明,随着规模扩大,教练对于遍布全国的1579家门店鞭长莫及。因此,“啄木鸟计划”强调恢复大区管理体系,缩小管理半径。

杨利娟曾经在担任大区经理时一人管理100多家门店。现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之后,海底捞总共设置了七个大区经理,一个大区经理管理不超过300家门店,理论上总共可以管理2100家门店。

对于管理模式的变化,杨利娟称,“没有一种管理模式是可以永久不变的、是万能的。随着规模变大,组织架构的调整是一种必然。有些地方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再把它再调整回来。”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