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人生 > 美文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来源:时尚咖    阅读: 1.3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凿壁偷光文章旨在呼吁人们树立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勇敢地追求真理和进步。来看看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1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匡衡,他幼时家贫,没有钱买蜡烛,晚上无法学习。一天,他看到墙缝上有光透过来,发现是邻居家的'光透过墙缝,于是就将墙缝挖大,通过透过来的光学习,后凿壁偷光形容家境贫寒而努力读书。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匡衡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匡衡,匡衡是西汉名臣,他幼时好学,刻苦读书,但是家中贫寒,买不起蜡烛,晚上想学习的时候看不见光亮。

一天匡衡躺在床上背书,看到墙壁上有光透过来,他就一下站起,走到墙边,仔细一看,原来墙缝里是邻居透过来的光。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拿出一把小刀,把墙上的墙缝挖大了一些,然后通过透过来的光看书学习,努力读书。经过刻苦学习,匡衡终于学有所成,凿壁偷光这一成语也由此而来,后凿壁偷光常形容家境贫寒而努力读书。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2

《凿壁偷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该小说中的主人公是陈文泉。

陈文泉是一个贫穷的青年,在一所私塾中当助教。他渴望能够接触更多的书籍和知识,但因贫困无力购买,因此决定采用凿壁偷光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

陈文泉每天都会利用晚间的时间,在私塾后面笔尖灯泡的光线下默默地凿墙,进入附近的'土地局图书馆,以窃取那里的书籍资料。他通过探索、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并通过写作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批判。然而,凿墙偷光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和不满,进而使他陷入了困境,面临着严重的处罚。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第2张
  

陈文泉的凿壁偷光行为象征着他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传统束缚的反抗。他以非常勇敢的行动,从封闭的环境中寻求自我解放和成长。他不愿意被贫困和社会地位所限制,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知识和智慧。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知识和自由的精神。

然而,凿壁偷光的行为也暴露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这个社会对穷人的教育机会有限,而贫穷的境况也限制了人们的发展和进步。陈文泉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贫困阶层在获取知识和智慧方面的艰辛和困境。

通过陈文泉的故事,鲁迅先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痛惜。他呼吁社会要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倡导解决贫穷与教育之间的难题,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陈文泉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勇气和启示,他强调了个体的力量,鼓励人们在困境和不公中努力追求知识和自由,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因此,陈文泉作为《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展示了一个积极向上、志向高远的形象,也成为了鲁迅先生笔下深受赞赏和敬仰的典型人物。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3

在上学阶段,语文教科书中有不少古代励志的求学故事,比如闻鸡起舞的祖狄、悬梁刺股的张敬,他们刻苦好学,成为无数人的榜样。

长大后,我们会发现很多教科书中收录的历史故事,其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意想不到,例如“司马光砸缸”里的司马光头脑灵活、敢于打破常规,然而历史上的司马光却是坚定的保守派

“凿壁偷光”中的主人公匡衡刻苦好学,因家贫晚上点不起灯,为了读书只好在墙上凿开一个小洞,借助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后来经过努力成为西汉的宰相。可是,历史上匡衡的结局却是被贬为庶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家贫凿壁偷光

匡衡家世代为农,家中十分贫困,他无法像那些富家子弟一样,交束脩在私塾中读书,他白天要帮人做工,只有晚上才有点空闲时间读书。

可是夜晚读书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匡衡家中买不起灯油,怎么办呢?聪明的匡衡想到邻居家有充足的灯油照明,于是便在和邻居挨着的墙上凿开一个小洞,让光亮通过小洞照射过来,这样他就能读书了。这便是“凿壁偷光”故事的由来。

而我们知道,西汉时期还没有科举考试,当时选拔人才的方式以察举制为主,各地长官举荐属地人才给朝廷,然后经过考核再任命官职。

当地官员听说匡衡励志求学的事迹之后,十分感动,于是便向上级举荐匡衡,匡衡这才有机会参加考试入仕。西汉时期对读书人的要求是钻研六经中的一种即可,考试内容也是自己所学的这一经里面的内容。

匡衡学习侧重《诗经》,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时人称赞他说:

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

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人会讲解《诗经》,就去请匡衡来讲,听他讲解能使人欢笑。此外,匡衡还曾与人辩论《诗经》中的疑难问题,结果对方辩论不过,倒穿着鞋子狼狈而逃,由此可见匡衡在《诗经》一道的造诣。

得到重用,终为宰相

不过,匡衡在考试方面实在没有什么天赋,连考九次才勉强得到一个“丙等”,被授予一个“平原文学卒”的小官。当时读书人大多推崇《诗经》,因而对擅长《诗经》的匡衡多有美誉,大多数人都认为,匡衡只当个小官太可惜了。

有人在汉宣帝面前举荐匡衡,不过汉宣帝对儒学兴趣并不大,因此并没有重用匡衡,反而“遣衡归官”。

不过,匡衡却引起了另一位朝廷重量级人物的重视,他便是当朝的太子,后来的汉元帝刘奭。汉宣帝死后,汉元帝上位,一直崇尚以儒学治国的汉元帝特别喜欢《诗经》,而匡衡也因此得到重用,不久之后就被提拔为“给事中”。

起初,匡衡还算一个忠君爱国的人,经常劝谏汉元帝要亲贤臣、远小人,在发生日蚀、地震等天灾时,还曾上书劝谏汉元帝要节俭,重用德才兼备的贤良,辞退尖酸刻薄的官吏:

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

匡衡谏言得到汉元帝的欣赏,认为他是真的忠君报国,于是对他更加看重,不仅给他加官进爵,还让他兼任太子太傅,当太子的老师。

不久之后,匡衡又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宰相韦玄成病逝后,汉元帝又让他代理宰相一职,辅佐他处理朝政,还将他封为安乐侯。就这样,匡衡从一介农家子弟,经过努力打拼,终于位极人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在名利中迷失自我,因贪赃被贬为庶民

如果匡衡能一直保持初心,或许他能辅佐汉元帝打造一个更加强盛的大汉,从而在“励志”一途上会更加出名。可惜,随着职务的提升,匡衡渐渐被名利遮住了心眼,最终沦为被人憎恨的巨贪。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第3张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而说出这句话的人则是汉朝名将陈汤。陈汤曾远征匈奴,斩杀郅支单于,为西汉边境稳定立下了不朽功绩,可以说他是西汉中后期最杰出的将领之一。

可惜的.是,陈汤如此功绩,却并没有得到太高的奖赏,而导致这一切的就是匡衡。匡衡担任宰相后,与当时的中书令石显勾搭成奸,看谁不顺眼就整治谁,他们看到陈汤大败匈奴,得胜归来,害怕陈汤的地位超过他们,便联名上书弹劾陈汤不忠不义不孝。

陈汤立下如此大功,而偏信匡、石二人的汉元帝只给了他一个鼓励性质的奖励,封关内侯,食邑却只有三百户。

当时,石显多行不法事,身为宰相的匡衡却装聋作哑,对其所作所为视而不见,经过陈汤一事后,朝臣将匡衡视作石显同党。但匡衡对此不以为意,匡衡任宰相期间,不仅接受贿赂,大量圈地,还曾利用职务之便,积极营救犯了杀人罪的儿子。

汉成帝即位后,对匡衡这几个前朝重臣早已看不惯,朝臣们看到这一风向,纷纷上书弹劾匡衡做过的不法事。汉成帝没有顾及匡衡这位老臣的脸面,直接一纸诏书革除了他的宰相之位,贬为庶民,限期归乡。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